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线重装系统工具 (v1.0.5.10) 无需技术 傻瓜式操作 系统想换就换 软件详情 | BUG提交 | 使用交流

蓝天维护系统工具箱 (v1.1.1.1) 维护员工具,界面简洁漂亮实用 详情 | BUG提交 | 使用交流 |

U盘装机工具 (v1.2.0.8) 电脑店必备的系统安装维护环境 软件详情 | BUG提交 | 使用交流

常用软件安装器 (v1.0.4.2) BUG提交 | 使用交流 | 软件详情 IT资讯精选 | 墙纸主题 | 县赏问答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邀请函| 西南政法大学喊你一起来开会啦

[复制链接]

56

主题

58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07: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邀请函 |《法治理想国》高端论坛
第9期“公法与治理”学术工作坊

“深入经典,关注现实”一直是西南政法大学传统,并在实践中长期坚持。自2004年第一届博士生开始,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科即在教学中采用“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研读探究柏拉图的经典名著《法律篇》,并通过录音整理的方式记下了课堂研讨的具体情况,前后耗时十年,最终形成一套上下二册的《法治理想国》,共计100万余字。




法治理想国:柏拉图《法律篇》研读实录
付子堂 主编
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2018/pp.1196


2018年6月,《法治理想国》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之后在学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学界友人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进行推广。为进一步探讨经典理论之于现实的意义,总结研究生“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的经验,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学理论学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重庆市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西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特举办高端论坛,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参加!

01
会议主题如下(但不限于下列主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2.经典法治理论的时代意义
3.经典阅读与法学教育
4.研究生“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
5.古希腊法治思想

02
会议时间、地点及相关事宜

1.会议时间:2018年12月21-22日,会期为12月22日一天,21日报到,23日离会
2.报到地点:维也纳国际大酒店(重庆渝北区机场店),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215号—3(距离江北机场12公里,距离重庆北火车站10公里,出租车30元左右)
3.会议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校内
4.本次会议不设接站,请各位代表自行前往报到地点办理报到和入住手续,大会期间,与会代表膳食和住宿费免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03
征文要求

1.未在国内正式刊物或全国性专业会议上发表过的成果;
2.符合学术规范,字数不限;
3.请留下具体联系方式,以方便联系;
4.征文截止日期:2018年12月18日
5.论文接收:xingjian0246@163.com


04
会务联系人


张善根: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主任,联系方式:18580882515

母睿: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科研办主任,联系方式:18502388847

相 关 图 书

引论


付子堂|文

从西方思想史来看, 柏拉图的影响非常大。例如现在讲正义、和谐必须提到柏拉图。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 和谐就是各得其所、各守本分; 金银铜铁造就了不同素质的人, 形成了不同的等级, 有着不同的使命。柏拉图的法律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重要。我们的法治建设也可以从柏拉图的书中得到很多有益借鉴。


在马丁· 奥利弗著《哲学的历史》一书中, 有对柏拉图的评价:“柏拉图的遗产意义无法评价, 在林林总总的各色学派中, 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哲学。”在后世哲学家的著作和基督教的教义中,柏拉图的思想一直保持着巨大的影响 力, 至今仍然适用。有些哲学史家甚至认为, 直到最近, 西方哲学才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也就是说,一直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史都没有摆脱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或是说,一直受到他的影响。

这种类似的思想影响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人对于法律问题的考虑, 也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儒学的影响, 每一个人在研究法律思想的时候都打上了“孔子的烙印”。这是中国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广而言之, 西方整个学术思想史都受到了古希腊思想源头的影响, 即柏拉图的影响。即使有创新, 也是在批判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是我们要仔细对这些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进行研究的原因和意义。

此外,我们还必须对其他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对于前人知道得越多, 我们可能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有了一定的学术根基, 才能对现当代的学术问题有一定认识。

接下来, 我们对柏拉图作一个总括性的了解。大家先对柏拉图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之后,再对柏拉图的《法律篇》进行深入研究。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 年—前347 年), 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 年—前399 年)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年—前322 年)的老师, 是古希腊哲学史中一个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学者, 是西方古代文明源头的主要学术构建者之一。从西方法律文化来看,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法律文化的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其中, 柏拉图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曾讲过:“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脚。”也就是说, 整个西方哲学史是对柏拉图思想进行发挥和进一步解释的学术史。精神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对柏拉图的评价也相当高, 说他是“人类的导师”。如果没有柏拉图的理念论, 就不可能有黑格尔的精神哲学。马克思评价柏拉图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至圣。可以说, 在西方历史上, 柏拉图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孔子。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大词典》中, 也将柏拉图视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原名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ēs),他有两个哥哥,母亲是梭伦家族的一员。柏拉图是梭伦家族的第六代后裔, 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那个时候, 古希腊的思想文化非常发达, 柏拉图在青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的一生主要居住在古希腊文化中心雅典。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政治家成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书呆子, 而应该成为能够学以致用的人, 具有哲学思维和哲学能力的人就应该掌握政权;反之,掌握政权的人也应该有哲学头脑。

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他在二十岁时拜苏格拉底为  师, 学了十年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的民主派判处死刑。柏拉图和他的老师一样反对民主政治。苏格拉底死后, 柏拉图四处漫游。他曾经到过意大利、埃及、西西里, 边考察边向一些君主进行宣传和动员, 希望这些君主能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他三次 到西西里岛, 企图说服叙拉古的统治者建立一个理想国, 但是没有被接受。在回雅典的途中,他被卖为奴隶,后被朋友赎回。他四处游历的经历颇为类似中国的孔子。


公元前387 年, 柏拉图回到雅典, 发现去说服统治者接受他的主张难度相当大, 于是, 他决定潜心教导学生。在朋友的帮助下, 在雅典城外西北角被称为“阿卡德米”(Academy)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学园,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大学的一个使命是传授知识并进行学术研究,进行知识的传承,把人类既往的知识告诉下一代; 大学的另一使命是创新, 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 用邓正来先生的说法就是“知识生产”。这个学园具备了以上两个使命, 另外还提供政治咨询、培养政治人才。公元前86 年,学园由郊区迁至城里,一直到被东罗马皇帝关闭,前后大约有九百年的历史。柏拉图在这个学园里进行著述并进行教育事业。他一边教学, 一边写作, 长达四十年。学园开设四门课程: 数学、天文、音乐和哲学。他特别要求学生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而要生活在头脑所形成的观念世界里。这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独到之处。他说, 画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 三角形的观念是抹不去的。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里的许多东西是可以抹去的, 但是观念是抹不去的。所以, 观念世界才是永恒的, 现实世界是暂时的。这是黑格尔十分推崇的, 唯心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有时, 我们体会一下, 也许会发现, 唯心的才有可能是有趣的, 而唯 物的也许未必都有趣。

柏拉图的学园是学术(Academy)之源,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这个希腊世界最重要的人才库和思想库, 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人才, 并希望运用这些思想来影响统治者。柏拉图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培养“帝王师”, 因此, 后人评价这个学园为“政治训练班”。在这个“政治训练班”里,柏拉图用他的政治哲学来培养各方面从政的人才。值得肯定的是, 他“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值得继承和发扬。

公元前347 年, 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时无疾而终, 享年八十岁。柏拉图死后被埋葬于学园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为他作了悼词,载于《柏拉图全集》第一卷。

从西方思想史来看, 柏拉图是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思想家, 之前的很
多思想家的著作都未能流传下来。例如, 我们今天对苏格拉底的认识, 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 最主要是通过柏拉图以及色诺芬(著有《回忆苏格拉底》), 而苏格拉底本人未能留下任何作品。柏拉图的很多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之口来说的, 但有些思想未必来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继承老师的大业为己任,但是又不停留于老师的思想, 他在老师思想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柏拉图的著作多为对话体形式, 这种写作方法是古希腊文明留给全人类的巨大遗产, 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评价说, 柏拉图的著作不仅是哲学著作, 也是文学作品。柏拉图的对话同希腊史诗、戏剧一样, 有着非常美丽的文采, 又有着非常感人 的魅力。因此, 我们在研究时, 对文体也要重视, 这种对话体的运用特别灵活: 不是从抽象的概念而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 生动鲜明, 层层深入。不仅能够从中看到思想的最终结论, 而且能够从中看到“活的思想”的发展过程。有的学者评价说, 柏拉图树立了对话体的典范。因此, 从文学史上来看, 柏拉图对人类文化同样具有卓越的贡献。柏拉图的著作不仅思想性、哲学性很强, 在文风上也非常值得好好学习。

柏拉图的对话有二十六篇。篇数问题本身就是个学术问题, 存在争议。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法律思想史上经常提到的有五篇:《申辩篇》《米诺斯篇》《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其中,《理想国》影响最为深远。而《法律篇》则是柏拉图的最后一篇对话, 也是其中最长的一篇, 他从七十四岁才开始写作该对话, 因此可以说是集中了他一生的智慧, 对他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 也是唯一没有苏格拉底作为对话者的著作。

研究柏拉图的法哲学思想, 首先要了解他的哲学理念。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念论”, 其内容是: 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 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因此, 他要求他的学生不能生活在物质世界里, 因为物质世界是理念世界模糊的反映, 而要生活在由头脑所形成的理念世界里。

他以“美”举例说, 我们在看到鲜花这类美的东西并进行评判时,心中已经存在一个美的理念,这就是美的原型。现实世界中, 我们称之为“美”的东西, 是因为它与理念世界存在的原型相符合。那个理念世界的美又来源于绝对的美——美的原型, 其他东西都是对这个原型的模仿。美的东西千千万万, 而理念之美、原型之美只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就是理念世界, 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柏拉图通常被评价为客观唯心主义者, 其哲学的错误在于抹杀了客观世界,把假定当作了真实。但是,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研究黑格尔时我们要“头 朝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柏拉图的价值可能正在于他的唯心, 当然, 也有人说这是他的错误。所以,我们在理解他的法哲学时,首先要对他的理念论有一个认识。

研究柏拉图, 还要注意他的“知识论”。在柏拉图看来, 人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 因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 人处在不断投生的过程中, 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是自由而有知的, 因此作为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但是, 灵魂需要有一个载体, 同样地, 知识需要有一个寄托, 这个寄托就是人的肉体。人有了肉体之后, 知识就被遗忘, 所以我们要学习和接受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 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因此, 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同时, 柏拉图又告诉我们, 这种回忆的本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 只有极少数有天赋的人才具备, 这些天生有智慧的人就是哲学家。

除非让哲学家来治理国家, 或者是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 否则国家就难以治理好。这就是他的哲学王思想,也就是理想国的哲学基础。



超级折扣
点击原文链接购买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 Comsenz Inc.| 官方电脑交流群  

GMT+8, 2025-5-6 12:25 , Processed in 2.6019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本站提示:请勿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会员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2015--2019|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